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人才強國背景下激發科技人才積極性研究”開題會
2021年7月13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王宏偉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設人才強國背景下激發科技人才積極性研究”開題報告會在數技經所1429會議室舉辦。
出席開題報告會的專家有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海艦研究員、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任福君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杰棠研究員、科技部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副司長湯富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徐芳教授、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計劃管理一處處長郭麗峰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正風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云研究員。除此之外,課題負責人王宏偉研究員、子課題負責人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王欽池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所長石長慧研究員、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所長鄧大勝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朱承亮副研究員,以及課題組其他成員等共20余人參加了開題報告會。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海艦研究員主持。
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王宏偉研究員就課題研究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課題的總體框架設計、預期目標和基本內容、子課題結構和主要內容、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課題擬突破的重點難點問題、課題主要創新點、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最終研究成果等內容向各位專家作了詳細的介紹。子課題負責人鄧大勝研究員、石長慧研究員等作了補充說明。
專家組在聽取開題報告后,進行了深入的點評和討論,高度肯定了課題的選題價值、整體架構、研究創新以及扎實的研究基礎,一致認為該課題的分析框架科學合理,子課題結構完整、內容全面,課題預期研究成果豐碩,同時從不同角度對課題的重點研究內容與思路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任福君研究員提出,該課題研究可以重點關注國內科技人才激勵政策,對政策體系進行更加細致地梳理和總結,建議從薪酬制度改革、對基礎研究的支持、教育模式的配套等角度進行深入剖析,從而使得政策建議更有針對性。
田杰棠研究員認為,課題組可以在已有理論基礎上,清晰界定人才活力的概念,重點突出我國科技人才的特色。建議進一步細致劃分科技人才群體,并在政策評價方法、運行機制以及相關案例分析等問題上要作深入研究。
湯富強副司長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一直是科技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議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精神激勵、物質激勵是并重的;二是激勵不足和激勵過度現象并存;三是調動人才積極性要突出使命和貢獻導向。四是調動人的積極性不能脫離機構單位。
徐芳教授建議,課題可以聚焦幾個關鍵問題進行突破和創新,一是關注區域層面的人才活力;二是STEAM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問題;三關注不同創新主體的人才激勵問題;四是關注科技人才的生態環境。
郭麗峰研究員提出,建議從三個導向進行研究,一是目標導向,明晰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的目標;二是手段導向,激發人才活力的立足點更應該在機構,重點關注機構層面的改革。三是能力導向,瞄向未來,關注對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
李正風教授認為,一方面,人才的分類分層分析要重點關注如何辨別出不同類型、層次的人才特點、性質,給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支撐。另一方面,還要關注歷史經驗的分析,評估人才政策的供給可能帶來的負面因素、效果。
劉云研究員提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有很多種方式,重點是把人才活力引導到正確的軌道、正確的方向。要以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為總體目標,重點梳理人才政策,關注政策供給冗余、相關政策不配套等問題。
最后,李海艦研究員對與會專家的建議進行了總結,高度認可與會專家的精彩點評和寶貴建議,課題組在下一步研究中將要認真吸收,不斷完善,結合各位專家的建議進一步完善研究內容,積極開展課題研究。